“群里200人,除了我全是托!”——凉山的梁某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在微博加入的“牛股营”群,晒单的、夸老师的、甚至吵架的“股友”,全是骗子用剧本演出来的戏。等他往假平台“江券”APP转了67万,整个群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。
说实话,这种故事我听得太多了。股吧和炒股群就像个大型露天剧场:有人卖力表演,有人负责鼓掌,而你我这样的普通人,稍不留神就成了买单的观众。今天咱就捞点干的,说说怎么在贴吧里“保命”。
一、识破群演的三副面具
-
“氛围组”:
你刚进群,立马有人热情招呼:“新人报三围!持仓多少?老师带飞!”——别感动,这是标准开场白。真实股民谁一上来查户口?更可疑的是统一话术:提到股票必带“马上涨停”“主力已进场”,跌了就说“洗盘黄金坑”。
举个例子:西昌教师于某遇到的“快递取件”诈骗群,骗子用14个账号轮番扮演客服、经理、热心群友,连吵架都是设计好的“信任催化剂”。 -
“截图侠”:
“跟着老师三天赚20万!”配张红彤彤的账户图——P图比炒股认真的托儿遍地都是。破绽在哪?看三点:- 收益率高到离谱(年化3000%?巴菲特都沉默);
- 界面粗糙(字体歪斜、数字对不齐);
- 永远只晒局部(不敢露账户全貌/时间戳)。
-
“慈善家”:
最狠的莫过于披着公益外衣的收割。先让你捐200元“投票支持老师夺冠”,返你300建立信任;再诱导充值3000跟单,提现试试;最后等你砸进30万,立刻祭出“流水不足”“违规冻结”连环套。温情面具一戴,掏钱的手根本停不下来。
二、防骗的黄金三秒法则
根据我的观察,90%的人上当是因为没做这三件事:
-
查备案(5秒):
群里吹得天花乱坠的“XX证券”,直接搜 “证监会官网+机构名录”(http://www.csrc.gov.cn)。正规券商全登记在册,查不到的100%是李鬼。 -
试提现(10秒):
凡是要求下载陌生APP的,先冲500元,立刻发起提现!真券商秒到账,假平台会找借口拖延:“VIP等级不足”“需完成3倍流水”——这就是收网信号。 -
反质问(15秒):
私聊你的“老师”说“有内幕消息”,直接怼一句:“这么赚钱的事为啥告诉我?”真大佬如幻方量化梁文锋,忙着管百亿基金,哪有空混贴吧当网红?
三、把股吧变成“反向雷达”
贴吧其实有妙用——当情绪指标看:
- 所有人狂吹某只垃圾股?小心庄家出货!
- 集体骂某绩优股“暴雷”?可能是黄金坑。
我自己的用法:只搜公司简称+“踩雷”“维权”等词,负面帖子越多越要警惕——真问题藏不住,假利空反而暴露机会。
最后说句扎心的:天天在贴吧蹦跶的“大神”,不是想割你韭菜,就是想卖你镰刀。真有稳定盈利的本事,早闷声发财去了,谁有空天天写小作文? 下次看到“稳赚不赔”四个字,默念三遍:免费的才是最贵的。
大概就是这样。炒股路上,少点捷径思维,多点查证耐心,比啥秘籍都管用。